技术主管年度工作总结

时间:2025-07-07 00:10:08
技术主管年度工作总结

技术主管年度工作总结

总结是事后对某一时期、某一项目或某些工作进行回顾和分析,从而做出带有规律性的结论,它能够给人努力工作的动力,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写总结吧。那么总结应该包括什么内容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技术主管年度工作总结,欢迎大家分享。

技术主管年度工作总结1

我是呼和电务段集宁车间土牧儿台信号工长;自1984年参加铁路工作以来,我一直工作在集宁电务段,呼和电务段信号工区,信号设备集中修这条繁重而又艰苦的工作岗位上,长达28年,在这一工作岗位上,我亲身经历了电务信号设备的两次大改造—–电锁器联锁改6502电气集中联锁:6502电气集中联锁改微机联锁。

刚参加工作的我,勤奋好学,热爱本职工作。1986年被评为段先进生产工作者,这更加坚定了我钻研业务的信念,很快成为了一名骨干中修队员,1987参加了集二线乌兰哈达站电气集中改造工程,使我对电气集中设备有了初步的了解,经过一段时间的中修和学习,于是倡导利用中修机会整理配线合理化,美观化,标准化。

在上级领导的支持下,于1993年我组织实施了集宁电务段管内“轨道电路”“信号点灯单元电路”配线工作的工艺化,水平化标准化工作,这一方案的实施不但美化了箱盒内部,更方便了维修,线色分明。而且这一配线模式可以节省原材料30%,得到了领导的赞赏,并且很快在呼局管内推广开来。

1994年我参加了集宁南大修工程的电务室外配线,导通工作。同时,我和参加施工人员推广采用了标准化配线工艺,使集宁南大修工程顺利通过验收,之后上级指派由我负责一个配线小组,实施管内设备标准化配线工作,本人达到无图配线水平。

1996年我被评为段先进生产者,这时我深感自己专业理论知识的匮乏,决定学习深造,1997我参加了“福胜庄”电气集中大修工程的室外工程部分。

同年我被抽到工电联合整治道岔工作,对集大线、集二线地区的道岔爬行、角型铁进行联合整治,这让我对道岔的工作原理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此外还参加了宝拉格室内扩能工程,在对原有设备线路的分析和新增功能的配合使用上我的审图能力提高了很多。

xx年参加了集二线正线道岔增加安装装置强度,把原来的角钢由原来80mmx10mmx125mm的角钢更换为80mmx12mmx125mm的角钢。上级把现场的调查和更换角钢的打眼位置交给我完成,我经过仔细计算、认真确认复核后,把尺寸标好,并注明道岔号及前后角钢,正因为在工作中的认真负责的态度和工作思想,在更换完13个站的道岔安装装置后,没有一组道岔的角钢尺寸出现差错,质量很高的完成任务。

同年,在集宁南站中铁十二局大修工程,其中有7组复式交分道岔的更换,因为道岔爬行严重无法更换转换的装置,影响工程进度,就这个时候负责人把这项工作交给了我,我以多年的`道岔整治经验克服了重重难关,终于圆满的完成了任务。 xx年参加了集二线半自动闭塞电改光七个站的施工。

同年被评为段先进生产者。

团结带领工友,顺利地完成了上级交给我的每一项工作任务。

就是这样凭借着我刻苦的学习和向资深师傅们的请教,现在已能熟练解决维修和生产中遇到的诸多难题。

自xx年担任土牧儿台信号工长以来,处理了多次故障,下面例举俩个事例,如xx年8月的一天,我正要去工区值班,客车走到宝拉格时,就接到值班的人员打来电话,说4道发车后遗留红光带,因为当时的值班人员还没有独自查找故障的能力,所以我就边分析边指挥:我先让他测量送电端,结果有220v,我让他再测轨面电压,轨面电压也正常;我让他继续往下测,结果测出受端二次有电压,一次没有电压;这时我对故障原因有了初步判断,正好列车已经进入土牧尔台车站,我立刻下车进入机械室内把bg50备用变压器拿上赶扑现场,我再次用万用表确认,当时i次线圈是连接2、3端子,使用1、4端子。

用万用表一测,结果是变压器的i次2、4线圈断线,立即更换变压器,恢复设备正常使用。通过这次故障的处理,这位值班人员对轨道电路原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还有一个事例是在xx年的6月土牧儿台站在天窗检修6/8#道岔时,室内操纵,室外调整摩擦电流,当道岔转换到第三次时,由定位向反位转换,当道岔转换到“四开”位置时,反位启动保险熔断,道岔无表示,往定位操纵时,道岔能够转换到定位而且有表示。

当更换完反位启动保险后,再次向反位操纵时,反位保险又熔断,道岔四开位置,

这时我让室内把道岔转回定位,室内往定位操纵时,定位保险熔断无表示。

当室内把保险更换完后又一次向定位转换时,道岔转到定位而且有表示。

这时,我判定启动电路混线造成,就把6#道岔的a、b机的插接器拔开,让室内转换道岔,反位启动保险任然熔断,又从分线盘把6/8#道岔,2#、4#、6#电缆甩开,让室内配合人员继续转换6/8#道岔,这时保险不在熔断,确定室外电缆混线,经查找4#、6#电缆混线,更换备用电缆后,设备恢复正常。工人们有些不解,为什么定反位保险都熔断?之后我把道岔电路结合现场情况给他们一讲,结果大伙全明白了,通过这件故障的处理,也让工友们学到了新知识,增添了他们学习业务的兴趣。

正是因为这样的工作态度和工作热情,工作28多年来,在自己身上没有因为自己工作失误发生过一件责任事故。

综上所述,我多年来在思想上始终和上级保持一致,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即使作出一点贡献也是与领导的培养和教导分不开的。

同时本人工作上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钻研专业技术知识,不懈攀登技术高峰,提高操作经验水平,为我局的安全生产做出更大的贡献。

xx年12月

技术主管年度工作总结2

光阴似箭,转眼20xx年已即将结束,在项目部技术主管的职责上也逐渐熟悉了,在即将过去的20xx年里,在各级领导的帮助指导下,在项目部领导同事的大力支持下,经过自己的积极努力,我基本上做好了自己的本职工作,非常感谢单位和领导给我这个成长的平台,令我在技术工作中不断的学习,不断的进步,慢慢的提升了自身的素质与才能。以下就是我今年的工作总结。

一、端正工作态度,提高思想认识。

在夏阔坦项目部负责技术工作近两年了,虽然我的职位始终没有解决,我仍然以百分百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严以律己,严格要求自己,摆正心态,时刻保持“谦虚、谨慎、律己”工作态度,在领导关心培养和同事们的帮助下,努力提高自我,认真完成任务,履行好岗位职责。20xx年9月之前,夏阔坦项目部包括我在内只有3名技术人员,我们共同负责项目部的`测量放线,措施编制,技术指导,地质预测等工作,严格把握施工质量,做好各类软件资料的收集整理等,特别是在主副斜井井筒相继触底后,技术上的要求更加严格,更加广泛深入,对二期施工的通风系统、提升系统、排 ……此处隐藏14063个字……k78 + 796.9。京秦改线原位预制框构桥中心线与京秦改线左线交角为47°57′49″。地质情况:0~0.8 m为人工填土,0.8~6.4 m为砂粘土,6.4~9.3 m为细砂。基本承载力200kpa,5.2 m以下灰色,软塑,5.2 m以上硬塑,地下水位< 6 m。

为保证既有线行车及施工安全,在桥体顶进前需要加固线路,桥体顶进、线路加固拆除均需要点慢行。因顶进框构桥与线路的斜交角度较大(50°),方向控制难度较大,在国内顶进框构桥施工中较少见。

2施工技术及控制要求

施工主要按线路加固、箱体顶进、补墙及挡墙砌筑、拆除线路加固设施的顺序进行,工作的难点和重点为前两项工作。

2.1线路加固

线路上、下行单独加固,加固段要进行技术检算,可按简支梁形式检算。对于跨度3 m的涵洞,其静力强度、跨中挠度是检算的控制项目,当纵抬梁工字钢需用高强螺栓联结时,除检算以上内容外,还要重点检算疲劳强度。当工字钢受压翼缘的自由长度与其宽度之比不超过规定限值时,一般可不必检算总体稳定。

(1)顶进前对既有线采用吊轨横纵梁法进行加固。

吊轨采用43kg/m扣轨,3—5—3式布设扣轨,下穿1束i40a工字钢作为横梁。由于受到ⅲ型轨枕间距(中心距为0.6 m,两外侧距离为0.65 m)的限制,每束横抬梁间距为1.3 m。纵梁采用1束i40a工字钢,线路两侧各布设1束。

(2)为保证在顶进过程中边箱体与主箱体间线路的稳定,采用全桥通长一次加固,在此段不设接头,纵梁设双工字钢,计算表明可满足施工中线路稳定的要求。

(3)横梁与框架顶间对穿木楔,以保证线路稳定。

(4)为保证在顶进桥体时线路不横移,在线路加固横梁与箱体顶面间设小滑车,并在箱体东西两侧设置地锚,顶进时用导链拉在纵梁与地锚上,随顶进而调整拉力,保证线路位置准确。

2.2桥体顶进施工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顶进时先空顶箱体3 m,后进行正式顶进。

(1)启动(试顶)。顶进开始前必须进行试顶,试顶的压力一般为桥体自重的0.8~1.2倍,空顶时严格控制桥体方向,防止偏离中心线。

(2)顶进及挖土作业。在每次顶进前对设备及线路加固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利用列车运行间隙顶进(列车通过时严禁顶进)。挖运土作业采用机械挖土、人工清槽刷坡并配合装载机及自卸汽车外运的施工方案。在距离底板底面200 mm内的范围内由人工挖土,防止超挖,以免造成“扎头”现象。根据地

质情况确定刃角与底板是否吃土,挖土坡度大致与刃角接近,挖土坡面大致平顺整齐。

(3)顶进测量。顶进前在桥顶面上设固定方向点,支经纬仪于线路南侧方向点上穿线,时刻监控顶进中框构的方向,每次顶进后必须进行高程测量。在顶进过程中,随时对中线及标高进行测量检查,其允许偏差均为±100 mm。

3技术措施

为保证顶进作业时的'列车运行安全和施工安全,同时也为保证顶进施工的质量,采取如下措施:

⑴滑板工程。在基坑开挖至基底时设置6 ‰的纵坡。按设计图纸浇筑滑板,其下设置纵横向滑板锚梁;滑板浇筑完毕后在其上设置润滑层:将石蜡机油加热后均匀撒至滑板顶面,其上撒一层滑石粉,然后覆盖塑料布,塑料布上面抹一层沙浆。滑板高程误差控制在±10 mm以内,以利于线路加固。

⑵挖土作业中,坚持土方开挖时四不挖制度,即列车通过时不开挖、桥体顶进时不开挖、发生塌方现象时不开挖、机械发生故障时不开挖。

⑶顶进方向控制。为控制好方向,在顶进时采用不平衡布镐法,在滑板上设置导向支墩;顶进时调整两侧顶力,用增减刃角阻力的措施来调整方向,随时顶进随时测量随时调整。

⑷防“扎头”措施。在滑动端设过渡段(基底换填砂卵石并夯实)以增强地基承载力,必要时在底板前端浇筑快硬钢筋混凝土纵梁。

⑸防“抬头”措施。如出现抬头时,应采取在箱体前端底板处适当超挖的方法。

4结语

本次施工由于采取了上述施工技术和措施,使得桥体在顶进中和顶进后的方向和高程控制均符合规范要求而且达到了优良标准。一般说来,桥涵顶进工程主要进行方向、高程(“抬头”或“扎头”)的控制,要控制好这几个方面,必须针对工程的特点(环境、地质、工程情况)制订相应的预防措施,并在实际顶进过程中加强观测(随时顶进随时观测),加强数据的对比,一旦发现有异常情况,立即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以免产生不良后果。

技术主管年度工作总结13

本人自从96年任主管护师以来,在十年的工作中在医院领导的正确领导下,本人经过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总结如下:

能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纪守法,遵守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正确处理好同行及同事之间的关系,对待病人服务态度好,真正做到接待病人热心,解释耐心,诊疗精心,把病人当亲人,时时处处为病人着想,作病人的贴心人。

工作上积极、主动,圆满完成本职工作。本人从95年12月至98年12月在担任内科护士长期间,能严格要求自己,时时处处以身作则,带领全科护理人员完成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病例的护理工作,通过临床实践累积经验。在此期间本人撰写护理论文多篇——《脑溢血康复期心理护理》、《临床护理带教工作的`体会》等,并在《中华医学研究与临床》、《中国现代医学研究疾病预防与诊疗》上发表。

从99年调入防保科,主管医院预防保健,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使医院的感染管理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通过参加全国医院感染管理及省医院感染管理培训班的学习 ,按照全国医院感染管理要求,从我院最基础的院感管理入手,把好无菌物品使用的管理,病房的设置,传染病区的分隔,抗菌素的合理使用,手术感染率的调查,从前瞻性调整到回顾性调查,都符合全国院感管理标准。经过努力探索、总结经验,于2000年撰写护理论文一篇,《浅谈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体会》,在《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上发表。由于工作突出,曾在2000年获得“宜昌市医院感染管理先进个人”称号。

2001年调入门诊部工作,主管门诊部的医疗及护理工作。作为基层医院,门诊工作量较大,门诊最高就诊人数达到一日500人左右。这几年来传染病流行呈上升趋势,并出现了非典型性肺炎、禽流感等新发传染病。在非典型性肺炎流行期间,本人能积极参与预防工作中去,做好门诊各科协调工作,认真接待门诊就诊患者及家属的上访工作,利用所学的知识跟患者及家属做好解释工作,使每一位上访者能满意而归。按照医院的各项管理制度及各项操作规程严格要求每一位医务人员。本人认真学习各项法律法规及相关业务理论知识,并应用于实践中。在这十年的工作中,由于本人认真工作,勤奋学习,成绩突出,多次获得“医院先进工作者”称号,5次年度考核被评为优秀,其余全部为称职。

虽然取得了以上成绩,但还存在着许多差距。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本人要更进一步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学习本专业的业务及理论知识,并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不断总结经验,争取做一名优秀的医务工作者。

《技术主管年度工作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